寒風凜冽的冬夜里,約上三五好友圍著火鍋大快朵頤,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,然而近來關于火鍋卻發生了一樁不太美好的事情。 1月4日,四川成都餐飲品牌“小龍坎老火鍋”在其官網上發布的一份關于其“小龍坎”商標確權及維權的嚴正聲明,引發了重慶火鍋界的不滿。1月12日,重慶市火鍋協會發出“堅決反對被代表”的聲音,稱“小龍坎”是重慶市沙坪壩區的一個地名,“小龍坎老火鍋”并非該協會的會員單位,其也并非重慶火鍋品牌。
明明是四川的火鍋品牌,為何用重慶的地名當招牌?對此,有業內專家表示,地方美食被外地企業所“代表”的現象早已不是新鮮事兒,“小龍坎”風波再度顯露了地方美食品牌亂象的“冰山”一角。該專家同時呼吁,地方美食的元素或地名被外地相關餐飲企業所使用的亂象,對于地方美食打造品牌和走向全國十分不利,需要引起重視。
遭遇商標難題
記者了解到,小龍坎是重慶市沙坪壩區下轄的一個街道,原名“小門坎”。日前,記者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,以“小龍坎”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結果顯示有1000余條相關企業信息;在中國商標網上以“小龍坎”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,結果顯示有140余件相關商標信息,其中注冊主體地址并非都是小龍坎或重慶。
此番引發熱議的“小龍坎老火鍋”便系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餐飲品牌。事實上,近年來重慶火鍋“被代表”的情況屢見不鮮。2016年12月,浙江省瑞安市對多家火鍋店進行檢查,發現8家火鍋店涉嫌非法使用地溝油,其中6家都打著“重慶火鍋”的招牌。而事后重慶市火鍋協會調查發現,除了涉案的渝味曉宇火鍋(瑞安店)為重慶渝味曉宇火鍋加盟店外,其余的塘下朝天門火鍋、重慶名將火鍋店等均與重慶的火鍋品牌及企業沒有任何關聯。
“重慶火鍋經?!淮怼?,以重慶火鍋的相關元素和重慶地名在外地開火鍋店的情況屢見不鮮,甚至直接冒用重慶知名火鍋品牌的情況也不少?!敝貞c市火鍋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,這樣的情況很多都是在打“擦邊球”,對于重慶當地火鍋企業開展品牌建設和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十分不利。
補齊商標短板
根據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絡知識產權推進中心發布的《知名企業品牌重復率及品牌保護調查報告(餐飲業)》顯示,我國餐飲業網絡品牌的發展普遍存在商標重復率高等問題,而品牌名稱使用混亂、被“搭便車”“傍名牌”以及商標被搶注等問題,正日漸成為地方美食打造品牌、加快“走出去”的掣肘。
以在全國擁有數萬家門店的蘭州牛肉面為例,目前,蘭州牛肉面已經走出甘肅省滲透至全國餐飲市場,但是外地人大多將其認知為“蘭州拉面”或“蘭州牛肉拉面”,而且,蘭州市之外的“蘭州拉面”很少為蘭州當地人所開辦,而多系由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與化隆回族自治縣人開設。
為了規范蘭州牛肉面市場,2010年7月1日,蘭州商業聯合會制定的《蘭州牛肉面商標使用管理暫行辦法》開始實行。然而記者了解到,蘭州商業聯合會并未獲得“蘭州牛肉面”相關商標權,更無發論及商標運營、維持和擴大品牌影響力。
遭遇商標缺失的地方美食,蘭州牛肉面并非個例,“重慶火鍋”也并未獲得商標專用權。同樣也并未獲得商標專用權的情況,還存在于全國各地隨處可見的“成都小吃”。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?在注冊商標缺位的情況下,又談何所謂品牌建設?這一問題折射出地方美食在品牌建設與管理方面的短板,也是地方美食打造區域品牌、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所不得不正視的尷尬。
“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強化對地方美食品牌建設與管理的引導,及時申請注冊相關商標,實施品牌發展戰略,采取規?;洜I,將地方美食打造為區域品牌,這樣才能夠讓地方美食‘拿得出手’和‘走得出去’?!敝醒胴斀洿髮W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杜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對于地方美食被外地企業所“代表”的現象,可以根據我國商標法、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相關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規范,及時采取相應維權措施,護航地方美食走出本地、走向全國。
寧夏商標注冊,寧夏商標注冊流程